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
知识产权经理
李文奇
关注企业
企业logo
三人行,有我师;三人行,乐为师
专访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知识产权经理李文奇
    作者:聂士海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运营支撑和业务技术研发的三大研究院之一,是中国电信集团研发和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信规模最大、业务最齐全的综合研发支撑机构。近年来,广州研究院取得的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务技术研发成果在企业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这样一家大型研发机构的知识产权经理,李文奇先生伴随着中国电信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长为一名业界顶级的知识产权经理人和咨询师。他文科背景,却在专利信息的利用方面颇有造诣;他率先将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团队建设纳入IP体系,开发出独具一格备受欢迎的IP课程……他的经历和经验也许会给业者一些启发。

  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与国内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一样,李文奇当初进入知识产权领域完全是一种机缘巧合。文科背景、管理学专业出身的他,大学毕业南下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并一直工作至今。在研究院,李文奇先从客户服务、客户消费行为、客户解决方案做起,半路出家,转到IP领域。

  “在研究院这样一个技术支撑型的通信研发机构,无论做什么岗位都必须要了解一些通信技术和基础知识。所以在进入单位之初,我也学了很多通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研究院的内部培训做的相当好,仅入职培训时用的两本基础知识教材就特别的厚,后期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性的参加各种培训。研究院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在通讯领域各个方面,如交换传输、移动、数据等各方面都有很多专家,他们经常会举办各种讲座,内部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以我觉得环境很重要,特别是对于非理工科背景的人来说,掌握一些你所在行业的基础知识很关键,便于你理解技术,而理解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做法律服务工作。”李文奇对记者表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知识产权的问题,企业领导层对于知识产权也逐步重视起来,中国电信也是一样。在这种背景下,李文奇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到知识产权并开始转做知识产权工作。

  我是一颗IP小螺钉
  “中国电信IP事业的成长,首先得益于中国电信的各级领导对于创新的重视,因为这种重视,让我们获得很多的资源支持。特别是集团技术部、法律部协同作战,对内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对外扶持产业链、打击专利蟑螂,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广研院一直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申请专利,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领导更是将专利工作落实到考核、奖励、晋升等环节中,院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在树立员工的专利意识、培养员工专利技能、打造研发体系创新氛围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让整个IP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李文奇说,“很多人觉得领导重视是一句空话,但说实在的,知识产权工作就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因为知识产权效益的隐形特征导致在显性上,知识产权只是一个成本中心,如果领导不重视,那么持续的投入就很难得到保证,相关工作就难以开展。”

  “我只是一个IP小螺钉,幸运的赶上了中国电信知识产权事业迅猛发展这样一个浪潮而已。”李文奇谦虚地表示,“感谢电信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行业中一些最顶尖的企业和最顶尖的IP人。在中国,知识产权做的比较好的是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做的最好的也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和IT行业的厂商。这个平台使我很早就有机会去拜访包括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一大批的企业,这些企业优秀的知识产权经理人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受益匪浅。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能迅速的知道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最合适我们。另外,在华为等公司法务部门的实习机会,也让我收获良多。”

  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专业背景对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来说,一般是比较难的。“我认识的很多朋友都是从研发系统转到知识产权行业的,他们一般都会在职攻读法律专业课程。与他们不同的是,我是在工作中成长。”说到学习,李文奇有他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处理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件是最锻炼人的,因为在处理事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远比从书本或课堂中来的更快、更扎实。在这其中,你需要从法律、技术、市场、社会效应等不同层面去考虑问题,如此多的变量能够很好的锻炼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全面的考虑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主动性也很重要。每个事件发生时你都会发现自己某方面知识的匮乏,这时你就会像一块被晒了多天的海棉一样,拼命地去汲取相关的知识,甚至能一口气把找到的资料或者整本书都读下来,然后又通过查阅很多类似的案例,来分析掌握所适用的法律和攻防技巧等等。”

  三人行,互为师
  “在我事业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一帮同行兄弟们的支持和指导。”李文奇口中所说的“兄弟们”其实是指来自中国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IPS)的同行。据了解,包括腾讯、中兴、三一、爱国者、比亚迪、方正等许多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总监,都是这个沙龙的“兄弟”。他们每个月都会聚会一次,每次都针对一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被戏称广州IPS“分舵主”的李文奇很欣赏IPS的分享理念,他说:“我很欣赏沙龙创始人之一、腾讯公司总法务官助理王小夏先生的一句话:要想走的快,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大家一起走。”

  “在吸取外界能量的同时,也把自已的经验带给大家分享。在广州圈子里,我们就一直坚持大家一起走的理念,持续做各种分享活动,比如王鹏分享的专利信息利用、林火城分享的代理人考试实务、我分享的IP管控、创新思维的训练与专利挖掘等,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另外,分享也是一个业者聚会交流的过程。像华南理工大学王岩教授这样的学者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一些IP‘父母官’的积极参与,让业者可以与学者和官方有更深入、更直接的的沟通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尤其是针对解决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更可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促进广州IP水平的整体提升。”

  不等亡羊先补牢
  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过去是在产品上竞争,现在越来越多的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在李文奇看来,知识产权就是市场手段的一种延伸而已。烽火遍地的时候,如果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不能很快的成长,就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企业。而且,知识产权经理人的成长速度一定要走在企业前面,这样才能看到前面会遇到什么样的知识产权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风险消灭于无形之中。

  李文奇指出,现在有不少企业都存在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觉得自己已经申请了很多项专利,没有必要再担心什么了。但实际上这种理解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为你申请的专利只能保证别人不能使用类似的技术生产产品,并不能保证你的产品就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使你有十万件专利,但是你依然可能侵犯别人的专利权。

  “另外,专利只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说标识的问题。有的企业生产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但没有获得蓝牙标识的许可,导致其货物在海关被扣押,以至于整个物流链条断裂,不能按时交货。再比如说,某一产品零件是由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供货商提供的,但是你拿过来使用了,别人侵权也会殃及到你的整个产品。今后,企业普遍都会面临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在研发和产品的整个链条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知识产权风险,不应总是去亡羊补牢,而应该在前期更积极主动一点,在羊没被狼刁走之前就把洞补上。”李文奇说。

  基于研发的知识产权管理
  在谈到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时,李文奇向记者详细说明了中国电信的做法:“研究院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设置在整个研发体系下的,属于科研管理的大范畴。一般来说,处于知识产权积累阶段的企业,其知识产权部门大多放在研发体系下,而那些积累较多并涉及专利运营的企业多数会放在法务体系下。就研究院来说,虽然知识产权部门本身人数不多,但实际上在研发体系下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一批固定的、既懂技术又懂专利的人。我们不是把很多人都集中到专利部门,而是分散到各个不同的研发部门中去。我们每年举行多期的业务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专利检索、撰写和运用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此让知识产权文化深入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研发分支和每一个技术项目组中,把力量分散到研发体系中的各个脉络上。过去人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而我们认为,只有小河的水多了,才能汇成江河湖海。因为他们在下面能够更接地气,能够源源不断的把创意写成专利保护起来。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比较适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专利申请来看,虽然我们的申请量在运营商中不是最多的,但是在专利质量控制方面是比较严格的。”李文奇介绍说,“我们有一些比较严格的审查制度,在专利申请之初,我们会对申请提案做一个简单的评审,以确定适不适合申请专利,对于不适合申请专利的就用其他方式来保护。之后,我们三大研究院的院内专家会对提交上来的专利技术交底书进行评审,重点审查技术创新性,也就是技术价值,然后再看其市场价值。评审完成之后递交到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会组织知识产权法律专家,以及各个技术方向上的顶尖专家再进行一轮评审,只有通过这一轮评审的案子,才会被递交到代理机构那里。”

  李文奇表示,中国电信也比较注重向国外的同行学习经验,像英国电信和AT&T,都是他们做对标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这些外企的管理手段做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从中得到一些重要启示,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节约研发成本。

  作为一般公众来看像中国电信这样的特大型国企,觉得应该很少被诉侵权。对此,李文奇表示,越大的公司越可能成为“肥羊公司”,小公司反而很少被人“咬”,因为油水不大。就连微软这样的国际巨头,每年照样遭受很多的知识产权诉讼,并且动辄是数亿美元的赔偿。只是中国电信一向注重对自己创新成果的保护,始终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所以才有目前的市场自由状态。

  职业认知与发展方向
  “在很长的时间里,周围的人对于我所从事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基本没有概念,甚至连家人也是逐渐才搞清楚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跟别人说自己是做知识产权的,人家会问‘做知识的,是老师吗?’我说是法律方面的,人家又会问‘是律师吗?’。总之,向他人解释知识产权到底是什么是很费劲的。直到近几年,这一情况才有所转变。”说起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一职业的社会认知度,李文奇颇有感触,“与此相反的是,如果老外听说你是做知识产权工作的,就会立刻竖起大姆指,连连称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是与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息息相关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工作者是处在上流社会的人,有很高的收入,工作受人尊敬。但是在中国,整个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还亟待提高。”

  知识产权经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李文奇称,在国外,很多大公司的知识产权总监都被提升为全球副总裁,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却很难见到。目前,知识产权管理者在在国内公司体系中的位置相对还比较低,好一点的也就是做个二级部门经理,属于中层干部,还有很多连二级部门都达不到,跟公司副总之间往往会相差很多个级别。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许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流失,有一部分人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就转行到律师事务所或代理公司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在职场上升通道上遇到天花板之后就从企业出来自己创业了。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李文奇认为,从大的方向来讲,要寄望于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比如说提高对恶意侵权行为的赔偿金额,简化各种行政程序,加强执法力度等等。这样,知识产权才会真正受到尊重,知识产权行业也自然会水涨船高,收入水平和行业地位也会随之提升。当然,大环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我们知识产权人也应努力提升自己,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或者储备价值。万一IP战斗开始,如果你的企业能够攻防有备,战而胜之,那么你和你的部门自然会受到重视。

  “全球高科技企业的竞争,不再单纯的价格战了,而是以IP来控制竞争格局,设置进入门槛,赢得市场空间,最终攫取高额利润。IP或者被IP,你别无选择!企业间的IP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职业经理人,融入到研发体系中,持续创新,才能去引导整个企业在激烈的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李文奇说。

  在谈到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竞争格局时,李文奇先生给出他的建议:一是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基础,在创新之上才能谈保护,所以重视知识产权首先要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思维、建立利于创新的机制和氛围,激发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二是要在自主创新和许可贸易间做出合理选择。自主创新固然是立国之本,但不能片面强调,固步自封,忽略成熟技术的引进吸收--市场不等人。三是要在产品的全生态体系进行知识产权的风险控制。从产品策划开始,到设计、研发、采购、物流、市场,一直到最终产品退市,IP都要切入,进行风险控制。四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四修,拟将恶意侵权专利赔偿额度从原有的最高三倍上限调整到最高五倍,五倍赔偿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赔偿额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考虑过
合理,打击侵权,确有必要
不合理,赔偿过高,国际上并无先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