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伦:企业是版权的创造者、拥有者,也是小心翼翼的维护者

2018/06/20发表

 
  2018年6月19日,由美国专利商标局(United States Patent & Trademark Office)、美国洛杉矶洛约拉大学法学院(LoyolaLaw School Los Angeles)、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上海电影集团在沪联合举办,由阅文集团赞助的第三届中美娱乐法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成功举办。这是继中美娱乐法国际会议成功于2016年11月在洛杉矶、2017年6月在北京举办之后,首次移师中国上海。
 
 
  在访谈环节中,美国专利商标局法律顾问 Neil Graham 对话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内容。以下是访谈实录:
 
  Neil Graham:非常感谢,大家上午好。我叫Neil Graham,我是美国专利商标局法律顾问,专门负责版权的。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来邀请任仲伦董事长参加我们的焦点访谈。
 
  首先,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任总的业绩,他现在是上海电影集团的总裁,他是2003年加入到集团当中,在此之前他也是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上海电影集团在任总的领导下,成功的做了非常棒的很多的电影,包括2009年、2015年等等,也出品了非常多获得很多奖项的电影,而且这些电影也收获很多国际性的大奖。任总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很多重要的奖项,亚太电影博览会年度最佳人物,还有夏威夷电影节杰出领袖奖。奖项太多了。我下面就直接问问题了。
 
  我发现几年之前,您是受到过好莱坞记者的采访,他说您是真正的明星,说是舵手。而且也是备受追捧,但是最开始您的职业生涯最初阶段都是在幕后,其中也是进行文汇电影时报的主编,直到2003年加入到了上海电影集团,并且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您能告诉我您早期的职业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吸引到了电影世界当中?什么原因导致2003年加入上海电影集团?
 
 
  任仲伦:我肯定不是明星企业家,刚才您讲到的好莱坞报纸报道我,每次在各种场合出现都是很多人围着我跟我交流。我可能是在中国电影企业家当中,稍微比别人多一些用心思考,比较早的提出一些对产业的思考和观点。保留了我在学校当老师的职业习惯,因为我在学校里面当了有17、18年的教师生涯,主要是教授美学和电影艺术史这两门课程。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总是在思考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产业的本质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知识分子读书人绕不过去的课题,你总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尽管你终其一生也了解不到事物最终的本质,但是习惯就是这样的习惯。教师生涯对于以后我执管上影集团影响是很深的,除了我对电影发展战略的思考,还有我对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借鉴和学习。我可以讲在中国电影界掌门人当中,对美国电影产业史、电影企业史、电影企业领导的个人发展史我是特别有兴趣的,所以我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帮助我理解电影,理解我从事的电影企业的本质和任务。
 
  您刚刚也讲到我在报社,我当时参与筹备了中国第一张很有权威的报纸中国电影时报,在1985年。我办了13年的报纸,让我了解了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从一个极盛时代迅速下滑的时代,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潮起潮落。我到上影15年当中,我又通过电影的低谷见证和实践了慢慢走到今天的高速发展的局面。应该讲我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是实践者,也是一个见证人,同时也是一个思考者。
 
  Neil Graham:下一个问题,是有关上影集团本身的,我来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是做了一点小小的研究。据我了解上影集团不仅是制作电影的,而且还在中国约有83个城市经营1300多块屏幕,包括16家IMX电影院,还有一个在郊区拥有一个电影制片厂,一家后期制作的公司还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能不能介绍一下上影集团的经营范围和未来的展望,包括任总从2003年起执管上影集团,并且采用了大型集团管理的策略。
 
  任仲伦:我2003年以前进入上影集团的时候我不懂企业,我懂电影的艺术。我看了1000多部电影,写了至少数百万字的评论著作,因为我是学者读书人。我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应该是有所积累的,我对企业的理解,尤其是对电影企业的理解可以说我是一张白纸。2003年到了上影集团以后,我第一个选择是五个月以后去了美国,遍访了当时美国六大公司和美国电影协会。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电影赚不赚钱,电影怎么赚钱,因为我从一个学者变成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赚钱就变成基本的课题了,也是一个基本的责任了。我每次到一个公司跟他们说问一个问题电影赚不赚钱,电影怎么赚钱,他们都会把我们给他们的名片从桌子上拿起来再认真看一次,你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企业领导者?如果你是一个企业领导者还不知道电影赚不赚钱,电影怎么赚钱。当时中国整个电影企业处在不懂得怎么赚钱,当时中国电影产业的概念还没有出来,电影常常是一个事业单位,或者我们常常把它视为是文化团体、文化单位。基本上在一个统购统销的背景下,都是高成本进行收购,国家统一进行发行。很多掌门人来讲都是编剧、导演、演员掌控电影集团。我们到了以后思考电影怎么赚钱。
 
  我是很感谢当时几大公司的老总,跟我讲解美国电影产业和电影企业的运营。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洛杉矶到回上海的飞机上记了很多笔记,两个关键词引起我思考,一个是产业链,一个是知识产权。当时我觉得版权是对上影集团最有优势的,我们都是几千部以上的版权,故事片、电视剧、美术片、益智片、科教影片有庞大的基础。上影集团明年70周年,积累的庞大的电影系统。说句心里话,十几年前版权是没有价值的,就近几年有价值。但是产业链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美国的大公司不仅仅是有制片,有强大的发行,还有一些相关的产业,包括一些主题公园。这样一来的情况下,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必须做一个产业链,单一的制片充满风险,包括美国在内。制片赚钱大概在10%左右,不赚钱和亏本的占到90%,如果一个电影企业只走制片,脱离了我们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这种体制保护统购统销,那实际上是压力巨大的。我们把院线的发展,影院发行的发展,包括媒体的发展,还有片场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把它形成一个产业链。产生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整个制片出现一些波动的情况下,其他的发行院线、影院,还有五星级电影主题酒店,都可以给你创造利润,这样使企业可以健康发展。把企业的根基打好了,你才有能力支持高风险、高投资的电影。这十几年来,我们上影集团八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就可以证明我们企业慢慢变成了强大的电影企业。
 
  Neil Graham:非常感谢任总刚才提到了产业链和版权的重要性,版权在中国也得到了重视。您是否有特别关注的版权执法方面的挑战?非法流媒体的使用,访问未经授权的内容,有什么特别关注的版权执法方面的领域?
 
  任仲伦:作为一个企业来讲,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刚才我们的芮文彪局长讲的很透彻,很受启发。包括政府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多工作,刚刚讲的有一点特别对,早期的十几年以前的盗版主要体现在录像带,有DVD、VCD上面,现在慢慢转移到网上。从网上侵权的角度来讲,近两年我们下属美术电影制片厂是被侵权最多的。我看了有400多起大大小小,现在侵权的主要是短视频比较多,把某一个形象、某一个段落下载后进行改编自己做一些宣传,这些宣传有的是有商业价值的宣传,有的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商业宣传。比方说有一家公司下面有七个子公司,把七个葫芦娃,每一个葫芦娃变成子公司的形象代言。这一点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只是觉得好玩,引用一下截屏一下处理一下,这个我们经常遇到。我看了网络版权去年中国已经有超过6000多亿的版权价值,维护自身的版权利益,对我们自身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说句心里话,企业是版权的创造者、拥有者,也是小心翼翼的维护者,因为从我们的电影行业角度来讲,从年度投入来讲,10%赚钱90%不赚钱。大公司还有一个收益,三分之一左右的收益来自于多年积累版权不断的经营。这块东西对电影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某种意义上是生命线。2003年我去美国的时候,有一个财务总监给我看了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中有一句话,他说版权收益是规避年度财务风险的安全阀。版权收益对制片公司来讲就是一个安全阀,芯片的投入风险太大,而且你基本上是有一点博彩的意味。但是你公司拥有庞大的版权带来稳定的收益是规避这些风险的安全阀。
 
  观众提问:任总刚才讲的版权,我很想问一个有关版权的问题。在全球零售业授权去年的收入是2400万美金,我去年参加全球的知识产权授权的会议上,六大营业公司都有自己的展位,我想问问您对上影集团在对版权的布局和具体的措施上有没有什么设想跟大家分享。
 
  任仲伦:很简单,我看提示板一分钟了。拥有那么多版权,版权开发、版权延伸产品是公司最大的盈利点。除了安全阀以外,也是一个摇钱树,我们这几年在版权的开发上也花了很多精力。版权的保护,希望政府给予更好的保护,我们芮文彪局长也在,版权保护的周期我个人认为太短了,著作权法,不知道新一版会不会延长。50年对我们拥有70年历史的上影集团来讲,50年很多经典作品的保护期已经过了,如果能像国际不断延长的70年、75年,甚至更长。对我们来讲是最大的福音。
 
  Neil Graham:好。我们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了。谢谢任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