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鸟朝凤》谈非遗抢救性记录:光影留声 音韵永传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面对洋乐队所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老一代唢呐班主焦三爷一声令下,带领大家回击一曲《南山松》,但回击的结果却是招来鄙夷和痛打,唢呐被踩烂,乐师们的尊严也被践踏。看到这一幕,影院上下那种无声的沉默仿佛在传达人们心间的沉重感与无力感。
 
  然而,绵延数百年而世代相传的唢呐吹奏是否真的会消失殆尽?代表礼遇最高等级的《百鸟朝凤》是否真的会成为一曲绝唱?影片末尾,县文化局傅正局长的出现,以及他口中所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录制唢呐曲的提议,仿佛黯淡天际间出现的一缕朝霞,重又为古老文明的延续点燃了希望之光。虽然,直至影片落幕,对于新班主游天鸣进省城寻找师兄弟组班录制一事的结果也没有明确交代,但这一留白,笔者更愿意将其解读为政府对传统文化关注和保护所带来的生机与期冀。如果非要说遗憾,那就是文化局长在焦三爷弥留之际才出现,老一辈唢呐匠精湛的演奏技艺和更为丰富的演奏曲目没有早一点被记录。这一情节,让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笔者,充分且深刻地体会到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迫切与重要,这种触动也让人不由得思考我们当下所开展的遗产记录工作。
 
  如影片所表现的,在现代化、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显著改变,那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记忆日趋淡化,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相继离世,文脉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这些严酷的现实都警示着我们: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形势已愈发紧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部提出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将其列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与历史以往的调查记录所不同的是,从2013年起陆续开展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强调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他们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2015年4月,文化部正式发文,启动全国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其实,早在国家工程实施前,一些地方就认识到数字化抢救性记录的重要性,率先在本省范围内开展此项工作:如安徽省于2012年启动濒危非遗项目抢救性采录工程;辽宁、江苏、云南等省份借鉴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模式,于2014年前后开展了省内部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采录工作,形成自己的多媒体资源档案库。引用一位地方非遗工作者的话说:“非遗保护的重点还是人的传承。为防止非遗传承人的断档导致非遗项目的彻底消失,以数字技术记录遗产内容,使之形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新的介质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如将数字化保护(模式)和数据库建立起来,即使以后有的非遗项目消失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通过数据库还原和了解今天的遗产面貌。”
 
  纵观全国上下,近年以数字技术为牵引的非遗资源抢救性记录及相关保护工作已经火热地开展起来,各地积极探索尝试,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存量,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底子薄、基础弱的初始阶段,与我国体量庞大的非遗本身相比,数字化程度偏低、数字资源总量少,在遗产记录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等方面也差强人意,一些问题和难点在遗产记录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逐渐显露。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相关条例和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将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纳入各级政府非遗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并通过更加科学、专业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思路与实践。第二,由于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和,加之我国的非遗项目数量多、分类难,对遗产内容的数字记录、保存和再现的具体操作有较高专业要求,这就迫使各地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问题,应加强相关传统艺术领域和实践技能的业务培训,包括对各非遗门类重要知识的解读、田野调查方法、遗产摄录技巧等内容,让非遗保护人员的业务素养适应当前抢救性记录工作的现实需要。同时,应引导更多有实力、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及专业科研机构,并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共同参与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开展,与政府主导的保护形成合力,填充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在技术、经费、资源、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在这其中,校园教育,尤其是高校专业教育与实践是非遗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最具潜力和效力的途径。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可参考已开展的“非遗进校园”“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相关做法,使其进入高校特色专业实践中去,让高校师生结合自身专业所学,走向基层、走进田野,在更好增强专业力量、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也为年青一代大力普及和传承非遗知识,强化中华文化的根基提供新的路径。
 
  简言之,遗产资源的抢救性记录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思路和手段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后续研究、宣传、传承、利用、发展的基石,因此必须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方式方法的不断拓展、优化和提升,使其成果真正成为涵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为古老文明的绵延传续提供永不枯竭的灵感和动力来源。
 
  作者:邓雪晨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热点要闻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